吕后把戚夫人扔进厕所,为何叫她人彘?古人上厕所可能被猪盯着看

时间:2025-04-05 07:42:49 转载源:未来新闻网 作者:晓雨 点击:2498次

吕后把戚夫人砍了手脚,挖眼割鼻,扔到厕所了,为什么却给她起个外号叫“人彘”呢?彘,就是猪,但跟厕所有啥关系呢?那是因为汉代的厕所有点奇特,你上厕所,有可能被很多猪盯着看。实则汉代的厕所并不那么高明,像西晋权臣兼首富石崇家里那种由几个妙龄少女伺候上厕所的五香马桶,估计是没有的。汉厕很是随便。但起码也成规模,还算有形,比几百年前欧洲人以街道为厕所随地解决要文明很多了。汉既如此,汉以前的厕所估计也不怎么样。帮助秦昭襄王远交近攻奠定秦国吞并天下的基础的范雎,最初是在魏国国相那里做门客的,被诬陷毒打之后,扔进了厕所,而后魏齐派人轮番侮辱范雎。众人喝酒之后,轮番上厕所,凡进去之人,都往范雎身上撒尿,络绎不绝。可想而知,这厕所实则就是个围起来的平地,贴着“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标签的便池是没有的,最多地上挖个坑。占地面积倒是不小,很多人随意解决,也是正常情况。比之如今农村中很多旱厕,差得远了。战国的国相家中厕所尚且如此,汉时帝王家的厕所,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便是皇帝的上林苑中的厕所,规模也很一般。汉文帝时,敢于直谏的大臣郅都跟随皇帝去上林苑中玩。皇帝的宠妾贾姬也随行。贾姬去上厕所,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一头野猪突然冲入了厕所。可把贾姬吓坏了,大声惊叫,便意全无。汉文帝就给郅都使眼色,让郅都去救贾姬。郅都假装没看见,一动不动。汉文帝慌了,拿了一把刀子,准备亲自跳进去救贾姬,结果郅都跪在面前,说:“死一个漂亮姑娘,再找一个就行了,天下像贾姬这样的美女还少吗?但陛下自轻生死,万一出事,宗庙社稷、太后都怎么办呢?”汉文帝一听,也对,美貌女子天下所在多有,皇帝可只有一个,皇帝的命也只有一条。于是转身走了,没想到那只野猪也跑了。贾姬捡了一条命。皇太后听闻这件事,赏赐郅都自不必说了。(《‌史记·酷吏列传》)但汉时皇帝的上林苑里的厕所不怎么样显而易见,甚至,猪经常在厕所里也是常见。汉景帝时期的博士辕固生,跟窦太后谈《老子》,辕固生轻视老子,言语不敬,太后大怒,把辕固生赶到猪圈里去了,说你给我杀了这头猪。汉景帝不敢违背母亲,也不想辕固生死,顺手偷偷塞给辕固生一把刀,辕固生才刺豕活命。(《‌史记·儒林列传》)皇宫内院,竟然有很多猪圈?其实这种猪圈,就是厕所。而且,这几乎是传统,春秋、战国、秦时,就是如此。《国语》胥臣回答晋文公的话,就说“少溲于豕牢”。豕牢,即关猪的牢笼牢狱,那就是猪圈;溲,即小便。窦太后在吕后之后,宫中尚有如此猪圈。吕后时期,可想而知。所以,“太后(吕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史记·吕后本纪》)其中的这个厕,就是猪圈,也充当厕所。所以,吕后把戚夫人叫“人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除了猪,谁会在这种厕所中躺着?但她又是人,干脆叫“人彘”。晋时富豪虽然可以如石崇那样用豪华马桶,但普通的老百姓,也还是以猪圈作为厕所的。有人可能会问,那不是更加脏了么?进去还能落脚么?我想这可能是猪的品种的关系,反正史书以及笔记小说中记载的这种在厕所里的“豕”,是食秽之物,也就是人的粪便它也吃,我们只听过狗吃屎,没想到猪也如此。据一些记载,说战国时有河朔人给燕昭王进献了一只非常大的猪,品种另类,还说此猪“非大囿不居,非人便不珍”。意思是说,这只猪除非“大别墅”不住,除非人便之外不爱吃别的。还有一些记载,都是汉晋之后的时代,竟然还说“人皆矢于豚(tun)栅,豚常以矢为食。”猪(豕)的儿子叫豚,即小猪。古文小便为溲,大便为矢。既作名词也作动词。这种品种的猪,为何如此,养来作甚,我就不知道了,期待动物学家破解。但以前人把猪圈当作厕所,是无可怀疑的。如今,去很多农村,家中养猪而用旱厕的,这两处地方往往很近。实际上,据说厕所也是有神的,叫“厕神”,恐怕我们只听过灶神、门神之类的,从没听过“厕神”。《太平广记》中就有“厕神形如大猪”——厕神形状像一只大猪——的记载。不过似乎这种风俗并不普遍,应该是当时某地的特殊风俗。现在说最后一个疑问,是文字上的关联性,豕(shi),即猪,矢(shi),我们刚才解释了,即粪便。这两个字读音相同,恐怕跟这种情况多少有点关联。武则天时期的大臣张元一,曾写了一首诗嘲讽武懿宗(武则天的堂侄),其中两句说——“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他还怕人不懂,自己解释说,“骑猪者,夹豕而走也”。意思就是,豕,就是矢;夹矢,就是因为贼人一来,武懿宗害怕极了,屎尿俱流,向南逃窜。所以叫——骑猪向南窜。由此可见,猪圈即厕所,历来如此,汉代尤甚。吕后折磨戚夫人,叫她“人彘”,是理所当然的名字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